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差異

最近我和我的研究生之間的溝通出了一點小問題。後來我仔細想想,這些研究生進入研究所後,也沒有人告訴過他們研究生和指導教授間的互動,和大學時代有什不同。另一方面,指導教授對研究生的做事態度與專業程度有一定的期待(有別於大學生)。這兩者間的落差造成溝通不良。

最大程度的差異,指導教授已不再視學生為單純的知識單向接收者。在某種程度上,指導教授會將碩士生視為研究助理,對於專業領域的問題,會指示學生可能的嘗試方向,而期待研究生有能力獨立進行此嘗試,最終將結果回報給指導老師。這類的指示可能只是口頭上的:「你去試試...」或「你去想想...」。

在研究生這邊,已經習慣了大學時代老師說一步、學生才做一步的教學方式。縱使老師在課堂上也會說出 「你們去想想XX問題」之類的話,但只要不是有規定截止時間要繳交的作業,這類交代通常只當作耳邊風。

如此的互動方式,讓老師覺得納悶,為何交代學生進行的工作就如同石頭丟入水中,再也沒消息。學生那邊的想法,則是「接下來呢?老師沒有交代我接下來該怎麼做啊?」

另外一個觀念上的差異,就是學生只當碩士論文是一個比較大的作業或專題,最後有交就好,中間的過程不重要。研究過程中所用到的程式,也當用過一次即可扔的程式作業,不講求結構化和註解。從這種角度出發,也就不會理解為何教授要對所撰寫的碩士論文吹毛求疵挑毛病,不是有寫就好嗎?

我覺得可惜的一點就是,這些學生從小學到研究所,學業都是抱持著「應付」的心態,都是在滿足別人的標準,其實自己並不在乎。結果變成指導教授比學生本身還在乎學生的碩士論文。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IEEE參考文獻的格式

我常常有機會看到學生寫的學術論文,其中大部份在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這部份的格式都是有問題的。在此整理一下常見的問題及正確的格式,供有心人士參考。

首先要有一個基本觀念。原始論文中各項資訊(作者姓名、標題、出版物)的格式,當初是遵照出版該份文獻出版社的規定列出的,但將此份論文列入你論文的參考文獻時,需依照你這份論文的出版機構規定的參考文獻的格式重新寫出。很多出版機構(如IEEE)對刊出論文的格式規定與對參考文獻的格式規定是不一樣的。直接將原始論文中的相關資訊複製貼上到參考文獻中是行不通的。 這通常也是論文中參考文獻格式會出問題的原因。

論文作者部份。 通常原始論文中會列出所有作者的完整姓名,但在參考文獻中不見得是如此規定。最常見到的規定是縮寫名的部份。如原作作者  Martin Kubisch 在參考文獻中常常就要寫成 M. Kubisch。作者有一個以上時,所有作者姓名以逗號隔開,最後一個作者前用 and 連接(原來論文的作者表列格式中不見得有此 and)。例如原始論文中三位作者為 Martin Kubisch, Holger Karl, Adam Wolisz,寫在參考文獻中通常是 M. Kubisch, H. Karl, and A. Wolisz。這也是 IEEE 期刊和會議論文的標準作法。

有些出版物規定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姓名以姓在前(參考關於論文中的英文姓名)的方式列出,此時上面的例子就成為 Kubisch, M., Karl, H., and Wolisz, A.。不過在我的領域此種格式規定比較少見。

在IEEE Magazine與某些會議論文中,如果某篇論文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作者,則在參考文獻中以首位作者姓名加上 et al. (等人之意)的方式表示。如上例可寫為 M. Kubisch et al.。"et al." 為拉丁文,在英文中應以斜體表示,但現在大部份地方並不嚴格計較。

論文標題(Title)部份。幾乎沒有出版機構規定參考文獻中的標題部份全部要用大寫字母。大部份是規定標題中每個word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即頭字大寫)或只有標題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如果是頭字大寫,還要注意是否四個字母或四個字母以下的介係詞(如 to, for, with, by, on)和定冠詞/不定冠詞(a, the)不適用頭字大寫的規則(這個規則還有個例外,就是位於標題的第一個字母一定要大寫,無論標題的第一個字是否為上述的介係詞或定/不定冠詞)。如果規定是只有標題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要注意保留原來標題中出現的專有名詞,如 TCP/IP, VoIP, QoS, Markov 等這類的字眼,要保留原來的大小寫格式,不受「只有標題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的規定。

IEEE 的參考文獻格式中,標題內容要用雙引號括起來,如 “Minimum Data Aggregation Time Proble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注意在美式英文中,標題後面的逗號是置入雙引號內的。

論文出處部份。常見的論文出處有期刊(含專業雜誌)、會議論文、書籍、專章、技術報告等。通常在參考文獻中這些出處的名稱是以頭字大寫的格式寫出(例外規則同上述論文標題的部份)。在 IEEE 的參考文獻格式中,論文出處部份要以斜體的方式寫出,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和 Proc. IEEE Int'l Conf. on Communications。這部份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直接將線上文獻資料庫中的論文出處部分直接複製到參考文獻中。

為什麼不能直接將線上文獻資料庫中的論文出處部分直接複製到參考文獻中呢?我們以 IEEE 的文獻資料庫 Xplore 為例,它收錄了所有 IEEE 本身出版的期刊論文,而 IEEE 出版的學術期刊大都是以 IEEE Transactions on XXX 的方式命名,如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等。因此,如果以期刊名稱開頭第一個英文字母作為期刊名稱索引,會發生幾乎 90% 以上的期刊都編在 I 這個字母索引下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無效率的索引方式。Xplore 資料庫統一將收錄的期刊名稱以 XXX, IEEE Transactions on 的方式顯現,如 Compu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與 Mobil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這種倒置的寫法類似英文中將姓寫在名前面的情形。如果直接將 Mobil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寫在參考文獻中,那是很明顯的格式錯誤,應該要用原始期刊名稱的寫法。

會議論文也會有上述的問題。因為很多會議的名稱都是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XXX 的形式。 如果以會議原始名稱開頭第一個英文字母作為名稱索引,也會發生幾乎所有論文都編列在 I 這個字母索引下的現象。因此 Xplore 資料庫也會將收錄的會議名稱以 XXX,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的方式顯現。

此外論文出處的章、節、頁碼、出版年月等,通常問題不大。唯一要注意別人論文中參考到當時尚未正式刊出的文獻時,會註明該文獻 "to appear" 或 "in press"。如果你的論文中參考到同一篇文獻,卻複製前人論文中的 "to appear" 或 "in press",那可能就會鬧笑話,因為那篇文獻通常應該已經正式刊出了。此時應查明該文獻正式刊出時的章、節、頁碼、出版年月等,再列入你的參考文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