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記和女兒相處的一段時光

我是6月19日就來到此地的。7月1日女兒學校放假了,跟著媽媽一起飛來與我會合。接下來兩個星期,我們一起遊歷了大溫哥華、洛磯山的國家公園、和維多利亞市。這段日子的行程緊湊而忙碌。

很快地兩個星期過去,老婆因為工作關係要先回台灣。女兒則因為我幫她報名了一個當地的暑期語言學校,要多留兩個星期。老婆回國前一直放心不下女兒,擔心我不會照顧她。我則認為她多慮了。

接下來兩個禮拜由我照顧女兒。早上起來先幫她弄好早餐,再送她去坐公車。擔心她自己坐公車會過站不下,前兩天我是親自陪著她坐車到學校的。第三天,要讓她獨自坐公車時,我把公車會經過的每一站站名依序寫在紙條上交給她,要她對照著公車上播報的站名看。我在公車站牌陪著她一起等車,一邊叮嚀要注意的事。公車來了,看著女兒順利搭上公車,我才走路回家。

下午三點半,我從住的地方出發,走路到學校去接她回家。從住的地方到學校,公車要坐六站,走路要廿分鐘。我總是把這廿分鐘的走路時間當作每日例行的運動。不過下午三點多是太陽正毒辣的時候,我儘量挑有陰影的地方走。

到了學校,通常中午送她們去戶外活動的校車這時也陸續開回來了。許多寄宿家庭的父母和我一樣在等著接小孩。我一輛輛校車看,看女兒是否從其中一輛校車下來。

接到女兒,我禁不住都會問:上午上些甚麼課啊?下午去的地方好玩嗎?東問西問,有時女兒被我問到煩了,會開始埋怨,說她好累,請我不要再問了。

通常我們並不會立刻回家。為了要準備她隔天的午餐,我們會一起走路到超市去買東西。有時我們會在超市附近吃吃點心,或吃了晚餐再回家。學校到超市有一兩公里的路程,超市到家裡也有一兩公里的路程。我們父女兩個就這樣攜手走在北國夏日的陽光下。

很快的兩週暑期語言學校的課程也結束了。課程結束那天,也是女兒要自己回台灣的日子。我們雖常帶她出國,但要自己一個人搭飛機,還是讓她很緊張。我還是一樣,把她從機場櫃檯報到一直到下飛機全部流程的每一個細節步驟寫在紙條上交給她,當作她的隨身錦囊。

隔天凌晨兩點多的飛機,當天晚上十點鐘,我帶著女兒到了機場,開始排隊等報到。 十點半,機場報到櫃檯開啟,我帶著她辦了報到手續。領了登機證,跟她講解Gate, Seat, Boarding Time的意義,帶她到機場地圖前確認登機門的位置,然後看著她進了安檢門,消失在排隊的人群中,我才轉身回家。

女兒順利回到台灣,而我也開始一個人生活的日子。

星期二下午三點多,外邊的陽光燦爛,我像想起甚麼事情地起身走出屋外,才想起女兒已經不在身邊了。學校也許依然有等著接小孩的人群,但那裏已經沒有我的女兒等我去接了。一想至此,縱使在屋外夏日的燦爛陽光下,心中仍感到些許的落寞。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有電勿近

鮮明的色彩,大膽的構圖。這是我到此地後所拍的第一張照片。


這是貼在路旁變電箱上的標誌。真正吸引我的是畫面中間,一個人被電擊後瞬間彈起的寫實圖案。這個圖案除了路旁變電箱上有,也出現在捷運 (Sky Train) 的軌道設施上。

我好奇的是為何要用這麼寫實又帶點誇張的圖案?事實上圖案寫實的程度連這個不幸的人的臉部特寫都沒放過。


從張大的嘴巴可以看得出來這人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實令人不忍卒睹。比較起來,台電簡簡單單「有電勿近」的標誌人道多了。

Windsurfing初體驗

女兒回國後的隔天早上,友人邀約到Jerochi Beach Park一起學Windsurfing (風帆板)。這是一個三小時的課程。稅後的費用每人約90加幣。
報名繳費後就去換裝。溫哥華這兒的水域,就算在夏天水溫也是有點冷,所以要穿防寒衣。還好今天有出太陽,水溫應該還好。
這種防寒衣 supposed to be very tight (教練語)。穿上之後就知道自己應該要減哪裡的肥肉
教我們課程的是位年輕女性教練Gloria。她講解得很詳細,除了陸上練習,在我們下水後也會在我們身旁來回指導。
這是陸上模擬訓練。左邊那位就是我們的教練Gloria。我手中握住的那根繩子叫 uphaul。如果登上風浪板卻找不到那根繩子的話,you're in trouble。
 一開始在板子上站都站不穩,到後來可以穩定操控​風帆前進。我玩的很盡興,也很有成就感。
風浪板前進中(我是左邊那位)。我們手上握的控制風帆的手把叫boom。
這是只有在要180度迴轉時(術語叫 tack) 才會出現的怪異姿勢。正常狀況下我應該站在板子的側邊操控著帆,而此時我站到帆的對面去了。
 沒想到在台灣從不感興趣​的這項水上活動,我會跑到溫哥華來學。或許在台灣我總是丟不掉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