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


電影一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抄襲「越來越愛你」(La La Land) 的另一部歌舞片,後來發現這樣說太貶低了「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這部電影。沒錯這是一部歌舞片,可是它讓我對歌舞片的評價又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這部片中的歌舞不是配角,而是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如果你要感受(美國流行)音樂和舞蹈的渲染力有多強大,有多感動人心,這是一部絕對不可錯過的電影。可以說片中每一首歌曲都恰到好處地撩動或撫慰了觀眾的心。相較之下,「歌喉戰」或「冰雪奇緣」也以音樂為特色的片都被比下去了。這部片也比「越來越愛你」更具娛樂價值。可以說觀眾其實是買了電影票看了超水準的一場歌舞秀。

但是,如果你自己沒有百萬級視聽設備的話,在家中或透過網路看這片,大概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吧。一定要進電影院看。這就跟為何有些人會願意花幾千元去看現場演場會是一樣的道理。

缺點是劇情公式化。但這一點對這片完全不構成問題。重點是過程而非結果。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海街日記

我對近來日本電影的印象,就是劇情動漫化和矯揉造作。前者偶有一些誇張趣味也還不錯,後者就讓人嘆息。也許是國情不同,我老是對日本人流淚的時機感到困惑。例如說比賽輸的時候會哭可以理解,但贏的時候也一定要哭就很難引起我的同理心。

前陣子的「解憂雜貨店」也是這樣的例子。劇情本身都還可以,但片尾幾個大男生感動流淚的情景,真的讓我感動不起來。日劇中這種演員哭但觀眾木然的橋段還真不少。

不過,,前陣子在家中看了電影「海街日記」的DVD,讓我改變了上述的日片印象。導演是枝裕和僅僅是拍攝一家人的日常生活片段,沒有特別的劇情和誇張的演技,就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一般的生活之美。沒有特別設計的橋段,也能讓人感到暖意和融入其中的溫馨。我沒有能力分析導演的魔法,但覺得這是一片好片。

是枝裕和導演之前有一部「我的意外爸爸」也是類似的風格。如果你喜歡那部,那應該也要來看看這部。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異國禮儀

過去的這整個禮拜我參加學校的代表團,前往印尼的大學參訪並招生。

在瑪琅的某個大學,某位印尼學生和我面談完畢後,伸出手來要和我握手。我手伸出去後,他把我的手拉近他,並低下頭來用鼻子碰觸我的手背。我知道這應該是表示尊重的禮儀,但是當下我還是嚇了一跳。

當我將這件事說給同行的同事聽時,他告訴我他招待一位印度友人到家中的經歷。那時候他的爸媽都在家,那位印度友人看到他的爸媽時,竟是跪下來親吻他爸媽的雙腳😨。這應該是印度人至高的禮儀,但是當下他爸媽的反應是嚇得要死。😅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梵谷:星夜之謎

我最近還是有持續在看電影,可是已經有一陣子沒在FB上與朋友分享心得,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看到什麼值得分享的片(想要批評的倒是有一些)。今天看過「梵谷:星夜之謎」(Loving Vincent)後,我又有了分享的念頭。

沒進電影院之前,我就知道這部片是世界首部由手繪油畫組成一張張畫面的電影長片。我認為原理和一般動畫相同,只是換成油畫罷了,應該沒甚麼大不了的。不過,我發覺我低估了自己對美術的欣賞能力。油畫的彩度真的令人目眩神迷啊,不是一般動畫所能比擬的。尤其這些油畫都是梵谷的印象派畫風,就算是凡夫俗子如我也能領略其動人之處。

另外是劇情。這部片開始平平淡淡的,也沒讓人期待劇情會有甚麼衝突轉折的地方。事實也是如此。可是,就是這麼平淡的劇情,到最後還是深深感動我了,讓人對梵谷的才華及曲折的一生感嘆不已。導演沒有刻意要說什麼,這如詩如畫的電影本身就足以令人感動。

不過也許你還是比較喜歡「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所以也不知道該不該推薦給你。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Visio 2016 產生 pdf 檔

因為現在都改用pdflatex,使用eps檔案的時機少了,但pdf檔案格式的需求增加了。之前用Visio 2003產生pdf檔,要使用PostScript印表機驅動程式先將圖形列印成ps或pdf檔,再使用工具進一步轉換或切割成適當大小的pdf檔,十分麻煩。

現在新版的Visio可以一步到位將圖形存成我要的pdf檔,方便多了。儲存前先在「設計」選單「大小」設定成「符合繪圖」,然後「檔案」/「另存新檔」中「存檔類型」設為PDF,「選項」中「頁面範圍」設定為「本頁」,其他設定都使用預定即可。輸出的檔案可直接使用,不須再做處理。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編劇的爛招

我不是電影科班出身,也沒唸過戲劇理論,不過好的壞的片看多了,也歸納出一點心得,自以為看出了一些門道,對影片品頭論足聊以自娛。

心得之一是我認為編劇有一爛招,特別令人不齒。有時我們看到曲折離奇甚至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的劇情發展,開始為編劇擔心,不知他要如何收尾時,編劇居然來了個「...原來這都是一場夢」作為結尾。我知道這是爛招,因為我小時候作文也用過,只不過我當時是快沒時間收尾了,算情有可原。

用一句「原來是夢」總結劇情,既汙辱了觀眾的智商,也不尊重編劇的專業。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這種轉折手法呼叫一次用來收尾是爛招,呼叫很多次可能就是特色甚至藝術了。我試舉兩例。

第一例是阿湯哥的「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應用此手法的形式屬於iterative call。Iterative call最怕進入無窮迴圈。此例是有離開。

第二例是李奧納多的「全面啟動」(Inception)。應用此手法的形式屬於recursive call。Recursive call既怕不滿足終止條件,又怕遞迴太多層造成(此處是觀眾的)stack overflow。此例顯然無此問題。

所以爛招好好應用,也是可以變特色的。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拍賣機制與資源分配

新聞報導說,教育部提出新的5年600億高教深耕計畫,各校準備提構想書搶經費。

如果想要將資源(錢),分給一堆需要資源的人,並且達到最佳的資源使用效益(物盡其用),這問題叫做極大化social welfare。困難點在於同樣的資源配置給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效益(同樣的三千萬分給台大和分給某偏鄉小校,對該校所能產生的效益是不同的)。

教育部的解決方法,是叫各校提計畫,從中看出同樣的資源對該校所能產生的效益為何,據此決定資源配置方式。此法立意良善,但各校都有動機虛報或多報需求(這其實是此賽局的最佳回應策略),造成無法達成原始資源配置的目標。

問題根源在於各校在此搶資源的競賽中不必付出與獲得的資源量成比例的代價。一個理論上可行的解決方案是要各校拿東西來換資源,這也可以想像成是一個拍賣(auction),各校願意付出的代價就是各校的標金,搶到的資源就是拍賣品。由於各校的標金是考量資源所能帶來的效益才決定的,所以似乎可以透露出資源在各校所能發揮的效益。

可惜一般拍賣的付款規則,即得標者需付出與其投標金額相同的款項,並不能保證投標者的標金能真實反映投標者對其所得物品的效益評價。投標者有壓低標金的傾向,這也是他們參與此投標規則的最佳策略。諾貝爾經濟獎得主Vickrey所設計的次高價(second-price)投標機制,可以保證真實出價(truthful bidding),此機制也被延伸至處理多單位資源(如此例)的拍賣。

台灣的經濟學家那麼多,其實可以集思廣益為教育部設計一套不是作文比賽的經費分配機制。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互動式簡報(Interactive Presentation)


 
傳統上學術會議中的論文報告可以口頭(oral)或壁報(poster)兩種形式進行。上週我參加 ICC 2017 的會議,親身經歷到另一種論文報告形式:互動式 (Interactive Presentation)。

在口頭報告中,所有的論文報告者依序上台,在規定時限內簡報其論文內容。聽眾在聽完一位講者完整的簡報後,可以提出問題,請講者回答。限於時間限制,講者往往無法深入回答聽眾的問題,只能另找會後時間繼續討論。這是一種以講者為主體且序列式(serial)進行的簡報方式。

如果是壁報論文,會有一個展示壁報論文的空間,讓許多論文同時進行展示。聽眾通常以逛壁報攤位的方式看展示的壁報內容。如果有興趣的話,再和攤位前的論文作者進行進一步交流。這是一種以聽眾為主體且平行式(parallel)進行的簡報方式。

互動式簡報方式和壁報論文很像,是多篇論文同時進行簡報,只是展示壁報用的壁報板換成了大尺寸螢幕,可以讓報告者接上自行帶來的筆電,播放任何形式的數位媒體:簡報、動畫、或影片等,而非單純靜態的紙本海報。就這點來看,互動式簡報和口頭論文報告播放數位投影片的進行方式又很像。算是兩種形式的混合(hybrid)吧。

不過這僅是表面上的類似之處。如果你以準備口頭報告的心態準備你用在互動式報告中的投影片,你的簡報大概會以失敗收場。這是因為聽眾仍是以看壁報論文的心態來逛攤位的。如果有人對你的論文內容感興趣,你就開始簡報準備好的30頁投影片,那聽眾一定會因為不耐煩而中途離開,留下一臉尷尬的你。這有點像大賣場中賣魔術拖把的推銷員,面對講到一半就走光光的顧客,不知該不該面對空氣繼續講下去一樣。

我認為應該要準備兩三分鐘的論文概要。講完後聽對方想問甚麼,再針對對方的問題回答。當然所有的技術細節都以投影片的方式準備好,不過要以超連結而非傳統序列式的方式組織起來,以備回答聽眾的各種問題。我認為這樣才是互動式簡報的真諦。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攻殼機動隊

大概是因為今年好萊塢版的「攻殼機動隊」票房不錯,1995年日本動畫版的「攻殼機動隊」隔了22年又重新在戲院上映了。以今日的角度來看這部押井守導演的動畫,畫面與音效當然是差了一截,有點像看慣HD電視的人跑去看傳統電視的感覺。以下是一些科技面的心得。

  1. 那時的電腦發出的聲音真是機械得可以,有點像八位元電玩機器發出的音效。
  2. 操控電腦皆須透過鍵盤,以致於生化電子人還需要多個快速運作的手指來「打電腦」。
  3. 那時的監控攝影畫面都是類比的,表示那時的人沒能預料到現今的數位影像技術。
  4. 需要透過電話才能連上網路,表示無線網路技術是在這二十幾年間普及的。
  5. 對於AI技術的想像應用以及電子生化融合技術,仍是現今科技所不能及的。
  6. 對於記憶、意識、靈魂及生命為何的哲學性思維探討至今歷久彌新。

投影科技的進步

今天聽到一位老師談到,他上課時在平板電腦上用觸控筆推導數學式子,將平板電腦用訊號連接線(有好幾種規格)或無線的方式(有好幾種技術)連接到單槍投影機投射出來給上課的學生看,藉以取代傳統寫黑板的方式。不過他對現有的微軟 surface 平板不太滿意,大概是與傳統書寫的感覺有差異,想要試試看用 iPad 會不會好些。

另外一位老師建議他,直接在紙上書寫,另外用一台 WebCam 拍他書寫的過程,然後即時用投影機將 WebCam 畫面投射出來。類似直播的感覺。這種解決方案似乎較簡單。

我不禁想到近三十年前我大學的時候,有位老師直接拿空白的投影片(非現在的空白 ppt),放在那時的投影機(非現在的單槍投影機)上,用簽字筆直接在投影片上書寫,就達到現在這位老師想要的效果。科技的進步有時並沒有讓我們生活得更簡單。

如果你會問那時的投影機能不能投出彩色畫面,還是只能投出黑白的?代表我們活在不同世代。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將兩圖並列的LaTex碼

很多時候我們的論文中會需要將兩圖並列呈現,像下面這個例子。


我不建議在原圖中就將這兩個圖合併,因為之後很可能因應排版需要又會將這兩個圖分開顯示。我們可以透過下列LaTex碼,將兩個原始圖檔分別 include 進來成為一個單一的 figure。
\begin{figure*}
\footnotesize
\begin{minipage}[t]{0.45\line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linewidth]{OLR_vs_k_r2_new}
    (a)
\end{minipage}
\begin{minipage}[t]{0.45\line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linewidth]{OLR_vs_k_r3_new}
    (b)
\end{minipage}
\normalsize
\caption{OLR versus the number of channels with (a) $r_i=2$ and (b) $r_i=3$ for all node $i$.}
\label{fig:OLR_vs_num_ch_nic2&3}
\end{figure*} 
這段碼表示這個 figure 中含有兩個 mini page。每個 mini page 的寬度皆是文字列寬(\linewidth)的0.45倍。此例中兩個 mini page 寬度加起來是列寬的 0.9 倍。我們也可以讓兩個 mini page 的寬度不相等,只要兩個比例值加總不要超過 1 即可。超過的話,mini page 會被擠到下一列。根據這個原則,要在一個 figure 顯示2*2個圖形也不成問題,只要讓此 figure include 四個 mini page,每個 mini page 的寬度都設成超過 0.33 即可。理由不難理解。

每個 mini page 中用 \includegrahics* 將圖檔載入呈現。例子中 OLR_vs_k_r2_new 與 OLR_vs_k_r3_new 分別是左邊圖檔和右邊圖檔的名稱。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照本宣科」型的實驗結果解釋

當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設計方法,採用了一個新的技術(假設叫A技術好了),推估效能會比原有已存在的方法來的好時,下一步就是要進行進一步的效能驗證。

如果方法的效能優勢可以單純經由推理證明得到,那就不需要特別的效能驗證。很多演算法領域的研究就是如此,只需要理論的效能(如運算複雜度)分析即可。不過大多數系統或網路協定中的研究,是絕對需要經由實驗或電腦模擬來驗證所提方法的效能的。

當實驗或電腦模擬的結果顯示,新方法效能的確比原有的方法好時,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就夠了,可以收工了,卻忽略了還必須對實驗或模擬結果提出合理的解釋。

有些人雖提出了解釋,卻是「照本宣科」型的,單純交代而已。例如:「因為我們的方法採用了A技術,所以在效能項目x上表現比原有的方法好」。這種說法空泛而不具體,可以完全不用看原始數據而照樣套用在其他效能項目y,z,...的解釋上。

「照本宣科」型的解釋完全行不通。這是因為我們對結果所提出的解釋,必須建立在廣為接受的知識基礎上,依據具有邏輯性的敘述進一步說服讀者實驗結果是合理的,並沒有出現我們所知道或不知道的差錯。這樣的作法是同時面對作者與讀者的。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的實驗設定有誤,或模擬程式中藏了一個邏輯錯誤,那麼我們仍然可以得到(錯誤的)結果。萬一這個錯誤的結果又剛好顯示新方法的效能比較好時,「照本宣科」型的效能解釋仍然可以複製貼上,無論是作者或讀者皆無法看出有任何問題。但如果作者要用符合邏輯性的敘述,追根究柢地說明為何會得到這樣的結果時,很可能就會發現無法自圓其說,進而發現實驗或程式出了問題。